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 )
|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
| 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 |
| C.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 |
| D.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失 |
下列哪项不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 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 |
| 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 |
| 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 |
| 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 |
如图是细胞分裂素对黄瓜果实发育的影响(CK、250×、500×分别表示不稀释、稀释250和500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和生长素的作用一样具有两重性 |
| B.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越小,促进作用越大 |
| C.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子房发育的作用 |
| D.生物的个体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用燕麦幼苗做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甲组: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③如图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①、②紧贴在③的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乙组: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⑤将直立生长 |
| B.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④将向左弯曲生长 |
| C.④的右侧生长素多,右侧生长快 |
| D.⑤的两侧生长素浓度不相等 |
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 A.尖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
|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
| C.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
| D.“影响物”能促进胚芽鞘生长 |
如图表示狼袭击麝牛种群时的成功率与麝牛种群大小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能正确说明图中所表示的含义的是()
| A.狼与麝牛间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 |
| B.狼与麝牛间构成互利共生关系 |
| C.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
| D.麝牛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