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国家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从国家的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②从国家的本质属性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③从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看,人口、领土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④按照国家性质划分,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这句话包含的主要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其对立面转化
②以量变为基础的质变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④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转基因食品已经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成了健康的中心话题。赞同它的人认为它可以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产量,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而畏惧它的人则认为它的风险难以判断,安全性有待验证,对这一现象,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不同主体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不同主体有不同看法,说明认识取决于价值观的导向
③不同主体有不同看法,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的人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75000起工伤事故后,提出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的概念,即8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因素,10%是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仅有2%是因为不可控因素。这一法则告诉我们

A.生产实践是发生工伤事故必然前提
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
C.减少工伤事故必须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
D.只要生产中能摆脱“人”的因素,就能避免工伤事故发生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①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
②必须弘扬国家的民族精神
③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结合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情况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作为党员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的“三严三实”,已经成为继“八项规定”以后我党作风建设的新标杆。“三严三实”
①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②是对党科学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④是对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深化的新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