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共8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书斋,畅游天下,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今年我国首次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国家旅游日”。让我们放松心情,踏上旅程,来感受旅游文化的魅力吧!【连线人文】下面列举了我国的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你知道这些地方吗?请仿照示例,选出二个景点写出与之有关的人物、诗文、传说或故事名称。
①襄阳古隆中 ②黄河壶口瀑布 ③南京钟山 ④黄山 ⑤岳阳楼——洞庭湖
⑥桃花源 ⑦井冈山 ⑧杭州西湖 ⑨韶山 ⑩长江三峡
示例:襄阳古隆中——诸葛亮《隆中对》
杭州西湖——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广告美景】在“2011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入围的候选名单中,黄冈占有五个:麻城红杜鹃、红安烈士陵园、浠水三角山、黄梅五祖寺、英山桃花冲。作为家乡人,请选一处景点仿照以下示例,拟一条广告语以吸引天下游客。(不能与示例相同)
示例:麻城红杜鹃——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评说现象】请仔细观察右边名为“自卫”的漫画,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它的讽刺意义。(2分)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讽刺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享收获】一路游来,自然美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让我们大瞒眼界,返程中你一定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那么赶快拿起电话向爸爸妈妈说几名这次出游的收获吧!他们一直在家翘首以盼呢。
综合性学习
百色某校九年级开展“传承本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实践活动,假如你是该年级学生,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选红印章】
(1)某班同学以“红色福地”命名他们的随手拍本上文化作品集,但对于下列两种封面设计中选用何种红色印章图案拿不定主意。请你帮他们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我选:__________(A或B)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班会课】
(2)某班组织召开以“立足本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班会课,如果你负责策划,请按以下提示,将这节班会课的环节补充完整。
首先,专家介绍本土红色文化;
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全班同学进行承诺签名。
【致欢迎词】
(3)百色是红色旅游城市,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假如你是导游,请在欢迎仪式上致一段简洁得体的欢迎词,60字以内。
积累与运用
北京冬奥,惊艳全球。学校开展以“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展览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展板一:浪漫奥运
(A)下面是展板一的文字内容,阅读并完成题目。
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中国式浪漫”唱响“一起向未来”的宣言;欢乐相聚的闭幕式,大家在五环旗下依依惜别,“天下一家”的浪漫烟花、寓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结,让多少人内心的企盼得到共鸣和回响。多少人也由此领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智慧、“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的深情,感受当代中国的自信从容和______生机。“雪如意”“雪游龙”“雪长城”,见证运动员汗水与激情的比赛场馆,则是将科技、运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的具象载体。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1)请你将本次活动的主题“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中。
(2)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众瞩目(shǔ) 篷勃 熔合 载体(zài) |
B. |
万众瞩目(zhǔ) 蓬勃 融合 载体(zài) |
C. |
万众瞩目(zhǔ) 篷勃 融合 载体(zǎi) |
D. |
万众瞩目(shǔ) 蓬勃 熔合 载体(zǎi) |
(3)给画线句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
B. |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
C. |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
D. |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
(4)展板上需要配图,字体与示例图片一致的一项是( )
◆展板二:科技奥运
(B) 下面是展板二的文字内容阅读并完成题目。
科技正重构舞台艺术呈现,赋予艺术“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简约美,营造诗化意境。机械舞台移动,可看作山脉涌动;光影交错辉映,可译为日月起落;虚拟视觉成像,可形塑万里山河……科技元素潜藏在视觉语言结构中,为观众创造着美好的视效体验。依托图像处理算法,冬奥会开幕式______人心的“冰瀑”环节中,一滴水墨从天而降______开来,“黄河之天上来”的意境______,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情结。“冰雪五环”环节采用三维水墨动画、裸眼全息水墨动画等手段,以笔墨精神再现冬奥历史,观意取象、气韵相生。
(1)根据语境,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激动 渲染 跃然纸上 |
B. |
震荡 熏染 惟妙惟肖 |
C. |
震动 点染 入木三分 |
D. |
震撼 晕染 呼之欲出 |
(2)展板两边计划写一副对联。小逸同学已经拟写了上联,请你补出下联。
上联:科技助力迎奥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板三:文化奥运
(C)下面是展板三的文字内容,阅读并完成题目。
在北京冬奥会上,和体育同样具有连接人心,打通人心力量的,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中华文化。大到场馆设计:首钢滑雪大跳台造型巧借敦煌壁画中飞天丝带的灵动气韵,视觉上飘逸轻盈,因而别号“雪飞天”;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同时化用“中国龙”的意象和中国古典园林水榭长廊的设计理念,从空中俯瞰有如盘龙在山;______。小到一盏灯、一枚徽章、一件礼服:______;会徽在方寸之间创造性地汇聚了篆刻、剪纸、书法与冰雪运动;______。
(1)把下面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火种灯”造型和巧思都受到西汉长信宫灯启发
②颁奖礼服如“鸿运山水”“唐花飞雪”,同样是对传统的化用
③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融入烽火台元素,宛如“雪长城”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① |
C. |
③②① |
D. |
③①② |
(2)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小文:“水榭长廊”的“榭”字你熟悉吗?
小逸:熟悉,我们学过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我还背诵过辛弃疾的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都有“榭”字。
小文:“榭”字不常用,不过,根据语境理解意思并不难。“水榭长廊”“亭台轩榭”“舞榭歌台”三个短语中“榭”字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指的是______。
小逸:巧了,这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也是一样的,都是______短语。
结语
(D)下面文段是为此次展览写的结语,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风”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现代科技的共创共生,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投射与缩影。这股“中国风”还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对真善美的共同向往。无形的文化纽带与体育精神一起,将人们紧紧相连。“春雷响,万物长”,我们将以更自信的姿态继续谱写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的华彩篇章。
(E)下面是小文同学筹办此次展览后的感想,请你帮他填上恰当的诗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展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这是经典诗文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借助这种创作手段,我们还可以展现“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苍茫辽阔,展现“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的万紫千红,展现“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四季之美,展现“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展现“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的浪漫神奇,展现“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的凌云壮志。
“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让鼓荡于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吧。
某校在恢复线下教学后,以“抗疫中的珍贵镜头”为主题,征集由学生拍摄的令自己感动的照片,以此作为专属明信片的正面设计。其中一幅是一位男生和父母在方舱医院隔离时拍摄的全家福,受到广泛好评。请谈谈其中的原因。50字左右。
基础·运用
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活动结束后,你完成了一篇研学日志。老师建议你从书写、语言、结构三个方面检查和修改。
(1)你用正楷字书写“国家植物园研学日志”九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国家植物园概述
国家植物园包括南园和北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植物园(北园)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南北两园各有特色,功能互补。南园是按照植物分类来布局的,建有展览温室和专类植物展览区。北园植被茂盛,植物种类烦多,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错落有致。整个园区既有匠心设计,又有天成之趣。
(2) 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表达的是“两园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意思,所以“整合”中有错字。 |
B. |
因为表达的是“制订全面、长远计划”的意思,所以“规划”中有错字。 |
C. |
因为表达的是“全面安排结构、格局”的意思,所以“布局”中有错字。 |
D. |
因为表达的是“园中的植物繁盛多样”的意思,所以“烦多”中有错字。 |
(3)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摘抄自园区展板,你想弄明白“天成之趣”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天”的主要义项有:①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②季节;③天然的,天生的。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天成之趣”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空中景观的奇趣 |
B. |
【乙】四季变换的异趣 |
C. |
【丙】天然生成的妙趣 |
第二部分 有特点的植物
在国家植物园里能见到很多有特点的植物,我最喜欢其中四种。沙漠玫瑰原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非洲沙漠地带,它的花朵就像玫瑰一样光彩夺目,“沙漠玫瑰”由此得名。芦荟原本生长在热带干旱地区,它在容易保持土壤湿度的地方扎根生长,为扩大生存范围无所不为。来自南美洲的王莲,翠绿的叶子平铺在水面上,直径可达2.5米,让人叹为观止。牡丹为落叶灌木,花大而艳,花型花色众多,雍容华贵,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有“花王”之称。
(4)你检查后发现,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光彩夺目 |
B. |
无所不为 |
C. |
叹为观止 |
D. |
雍容华贵 |
第三部分 植物多样性
展览温室里生长着200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标本馆收藏着大量植物标本和化石标本。整个植物园真像一部“植物百科全书”。这次研学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我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
(5)你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问题,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
第四部分 结语
国家植物园的标志,主体由两种植物的叶片图案构成,这两种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银杏和水杉。这一标志让我感受到植物的美丽、优雅和不朽。植物就像朋友一样与我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________
(6)你查到国家植物园的标志还包含着植物保护理念。依据这一理念,你在研学日志的结尾处补充一句话,用上“学习”“探索”“贡献”三个词,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手拿金箍棒、身着宇航服,乐高“悟空小侠”系列又展开太空探索之旅。这款以《西游记》为灵感的玩具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首发,呈现出海外玩具巨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行进式挖掘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创新理念。
据了解,丹麦乐高集团已连续四年在进博会首发中国文化新品,此次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品发布。与“悟空小侠”太空探索套装一同首发的,还有乐高新春六习俗套装和乐高冰上新春套装等几款致敬中国文化的新品。集团希望拥有浓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传统经典故事,通过乐高积木演绎,传递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
作为童话王国丹麦诞生的品牌,从美人鱼到马里奥,乐高曾演绎过无数各地儿童喜爱的人气角色。不过,以中国经典名著为灵感设计玩具,“悟空小侠”还是头一个。乐高集团高级设计师温笑东反馈:“海外消费者已经展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看《西游记》的书了。”
(摘编自黄启哲《乐高爱上〈西游记>,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材料二: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印”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因汉字元素而“如虎添翼”。
两幅会徽均包括奥运标志、运动项目及场景、城市、年份,层次清晰、互为补充、寓意深远。“冬”和“飞”的上半部分刚劲曲折,惟妙惟肖地呈现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会徽下半部分相对柔美圆润,既有赛场、跳台、滑道的轮廓,又似重峦叠嶂、绵延起伏。在绚烂的“冬”“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黑色的“BEIJING2022”印鉴如同“一锤定音”,表达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
“冬梦”“飞跃”会徽堪称多种文化元素合璧的典范——行云流水的书法字体、苍劲朴拙的中国剪纸与现代艺术的抽象风格,互为肌理,充满动感、力度和人文关怀,践行了奥运会倡导的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
(摘编自郑梦娟《冬奥会里的中文创意》)
材料三:
近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共同举办主题为“茶和世界,共品共享”的品茶活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洪博、世界粮食计划署助理执行干事克拉默特、意大利副外长塞雷尼、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等出席活动。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弘扬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天的活动现场准备了龙井绿茶、英德红茶、云南普洱茶等。碧草蓝天的映衬下,茶艺师温茶、冲泡、分茶、敬茶,每款茶都别具特色,茶汤茶色各有不同。嘉宾们品味、分享茶文化魅力、并就各国特色茶种和国际茶产业发展进行了交流。活动现场还穿插了古筝、舞蹈等表演。袅袅音乐间,交流互动,意蕴深远。
“千百年来,茶从中国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意义重大。”广德福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述材料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不同形式走向世界的事实。 |
B. |
材料一主要写“悟空小侠”系列又展开太空探索之旅,以《西游记》为灵感的玩具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首发。这是乐高集团第一次发布中国文化新品,将中国经典故事通过积木演绎,传递给全球的消费者。 |
C. |
材料二主要写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因汉字元素而“如虎添翼”,践行了奥运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 |
D. |
材料三报道了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共同举办的“茶和世界,共品共享”品茶活动盛况,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
(2)从三则材料中,你得出了哪些有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