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时刻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区域空间结构等方方面面。图(a)为“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b)为图(a)中①②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COD(mg/L)水质状况曲线图。(化学耗氧量COD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水体的污染程度,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I级→IV级,水质由优→差)。图为“ ②河段实测污染物组成图”。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该流域地形地势特征,③河段—②河段的流向 。
(2)②处河流水质全年都比①处河流差,原因是什么?
(3)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4)描述②处河流水质随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5)③处拟建一大型批发市场,试分析其布局区位因素。
33.(13分)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上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_________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_______________。(8分)
(2)图中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5分)
32.(15分)读下面五幅岛屿图,完成下列要求(除必须用汉字作答的以外,其余问题皆填写各岛的英文代号)。
(1)上面五幅岛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岛在E岛______________方向,当D岛的区时为1月13日12时,其余四岛中与D岛属同一日期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居民在当地永远看不见北极星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属地中海气候的岛是_______________ ,完全位于西半球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_ ,人口最多的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B、D两个岛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E岛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E岛的名称是___________岛;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2分)下图为甲乙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比较后回答:
(1)图中甲乙两地所在的(南、北)半球甲是________半球,乙是________半球。
(2)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华北地区正种小麦B.江淮地区正收花生
C.三江平原正收小麦D.阿根廷正收棉花
(3)乙地若位于非洲大陆西岸,则沿岸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 。
(4)乙地可能位于下列的哪一地区
A.亚马孙平原B.沪宁杭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D.湄南河三角洲
(5)甲地若位于大陆东岸,其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 ,若位于大陆西岸,其气候类型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乙地若位于亚洲,则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下图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有何关系?
(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
海地近期发生强烈地震,地震概况如下:
时间: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
地点: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约16公里
震级:7.0级,是海地200年来最强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人员伤亡:海地总理13日称,强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0万
海地的社会经济:海地是拉丁美洲最早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海地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全国仅20%居民能用上自来水,文盲率高达80%。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1)根据上述材料,简析这次海地地震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原因。
(2)从防震减灾的角度来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地震给我们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