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可双向传导 |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
C.神经冲动的产生与钠离子有关 |
D.突触后膜上的每种受体均可以和多种神经递质结合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隐性致病的突变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比存在于性染色体上较易被保存 |
B.有害的隐性突变基因在纯合状态下比在杂合状态下较易被保存 |
C.对人类有利的突变,在生产条件下比在自然条件下较易被保存 |
D.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的突变比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中的突变较易被保存 |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片段,成功替代了草履虫的1号和3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了重组草履虫,将重组草履虫放归原生活环境中仍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对于该重组草履虫的认识,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该重组草履虫仍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B.该重组草履虫的进化方向与原草履虫有所不同 |
C.该重组草履虫的出现增加了草履虫的基因多样性 |
D.该重组草履虫的变异属于人工导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为如图所示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如何改变( )
A.遵循 不变 B.不遵循 上升
C.遵循 下降 D.不遵循 不变
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右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
A.基因a | B.基因b |
C.基因c | D.基因d |
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