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hm2·a,这部分能量是指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
弃耕农田→(__________)→(_________)→乔木林(森林)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I.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Ⅱ.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         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 t =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Ⅲ.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下图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___条。
(3)上述图形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4)B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生物是雌性,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像的部位是________,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之间的DNA含量比例为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物质D是_______,物质I是_______ _。
(2)结构a中发生的反应过程①存在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受阻(两空均用图中序号回答)。

(每空1分,共15分)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___________,在此之前需使用______________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如果将已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细胞是何形状? 。过程②若是在神舟六号飞船上则更易进行,这是因为___________。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过程,⑤涉及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_______条染色体;若利用杂种细胞培育出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属于________倍体。
(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是同一种番茄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
(5)若将该方案用在SARS的研究和治疗上,则从理论上讲c细胞的制备可采用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的融合。如果分析出了产生的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则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以__________为原料合成出该SARS抗体的基因。

(每空1分,共10分)自然界中的酵母菌种类繁多、分布很广,是人类在发酵中常用的菌种。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是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酵母菌是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酵母菌繁殖时,主要进行________呼吸,其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两种方式以葡萄糖为原料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隔1 h分别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的坐标图。

①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________;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_________(填时间)的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②要鉴别发酵罐中是否有酒精产生需用酸性 试剂,若有酒精,则发酵罐中液体的颜色变为___________。
③由甲、乙发酵罐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要提高酒精的产量需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