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
| 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 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
【改编】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0.1mol/LNa2CO3溶液:c(Na+)= 2c(H2CO3)+2 c(HCO3-)+ c(CO32‾) |
| B.能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Na+、Ba2+、I-、NO3-可以大量共存 |
| C.任何条件下,pH=1的硫酸溶液中:c(H+)=0.1mol/L |
| D.将0.2 mol·L-1的HCN溶液和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性,则c(HCN)=c(CN-)= c(Na+) |
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保护法 |
|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
|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
|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I表示某放热反应在无催化剂(a)和有催化剂(b)时反应的能量变化 |
B.图Ⅱ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 2SO3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加了SO2 |
| C.图Ⅲ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mL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
| D.电导率可表示溶液导电性的强弱,电导率越大导电性越强。图Ⅳ可表示向盐酸和醋酸混合溶液中滴入氨水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关系 |
【原创】下列有关有机化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丙烯腈(CH2=CH—CN)经过加聚反应可制得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聚丙烯腈![]() |
| B.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乙醇和葡萄糖 |
C.有机物 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聚合反应 |
| D.乙烯、苯都含有不饱和键,所以都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Ba(NO3)2溶液可以鉴别SO32-和SO42- |
| B.做H2还原CuO实验时要先通氢气,验纯后再加热 |
C.采用如上图所示装置可制备并收集少量NO 气体 |
| D.测定相同温度下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就可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