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网络面前,人人都是新闻记者,人人都可以投身反腐活动。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这一现象(   )
①主要是由于网络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等特点
②表明自觉接受网民的监督是有权威政府的标志
③表明网络舆论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④表明政府接受网民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近年来,道德现象高频“出镜”。一方面表现为媒体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度和民众对道德失范的痛恨度“居高不下”;一方面表现为一批批草根“道德英雄”、无名志愿服务者等“最美”人物纷纷闪亮登场。这说明
①道德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人们对高尚道德有强烈的渴求
③道德滑坡危及人类存亡 ④思想道德建设需大力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①培育伟大民族精神②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③塑造坚韧民族品格④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
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自信
④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习俗,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当时,人们把五月视为恶月,希冀以龙的威慑力驱除灾疫邪祟。此后,端午节就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