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平行导轨MN、PQ水平放置,电阻不计.两导轨间距d=10cm,导体棒ab、cd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每根棒在导轨间的部分,电阻均为R=1.0Ω.用长为L=20cm的绝缘丝线将两棒系住.整个装置处在匀强磁场中.t=0的时刻,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丝线刚好处于未被拉伸的自然状态.此后,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不计感应电流磁场的影响.整个过程丝线未被拉断.求:⑴0~2.0s的时间内,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与方向;⑵t=1.0s的时刻丝线的拉力大小.
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系于长L=0.8m的轻绳末端。绳的另一端系于O点。将小球移到轻绳水平位置后释放,小球摆到最低点A时,恰与原静止于水平面上的物块P相碰。碰后小球回摆,上升的最高点为B,A、B的高度差为h=0.2m。已知P的质量为M=3m,P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小球与P的相互作用时间极短。求P沿水平面滑行的距离。
如图,宽为的平行光束从空气斜射到两面平行的某透明介质的上表面
,入射角为
,光束中包含两种单色光甲和乙,该介质对这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
,下图中画出了这一平行光束两边缘的四条折射光路
、
、
、
,
(1)判断、
、
、
分别是哪种色光;
(2)为了使这一平行光束从介质的下表面出射时恰能分成不相混合的两束单色平行光,在图中画出介质的下表面,完善光路图(包括画出从介质射出后的光路);
(3)求出第(2)问中透明介质的厚度。(结果可保留根式,可不化解)
麦克斯韦在1865年发表的《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揭示了电、磁现象与光的内在联系及统一性,即光是电磁波.一单色光波在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传播,设某时刻电场横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求该光波的频率.
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1.2
,某时刻波刚传播到
处,波形图如图所示,在介质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一点P,其横坐标为60
,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求:
(1)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开始振动?
起振方向如何?
(2)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D点为O点在斜面上的垂足,OM=ON,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从M点沿斜面上滑, 到达N点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又滑回到M点,速度大小变为
(1)带负电的小物体从M向N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如何变?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可视为点电荷,电场力共做多少功?
(2)N点的高度h为多少?
(3)若物体第一次到达D点时速度为,求物体第二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
。
(附加题见答题纸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