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1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过去一年来,中国――东盟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为双方关系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搭建了更多更高的平台,增强了携手并进的信心,下一阶段,双方要重点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加强科技合作,扎实推进互联互通合作,密切社会人文交流。这主要是因为
①中国――东盟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②我国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的利益共同点
③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中国东盟各国人民之间存在着传统友谊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中国汽车消费如火如荼,从漫画可以看出消费者(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某居民家庭2009年总支出情况如下(单位:元)

食品
衣服
教育、医疗
水、电、煤
通讯、交通、娱乐
购买股票、债券
20000
20000
25000
5000
10000
20000

该居民家庭2008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

A.20% B.50% C.25% D.33.3%

如果说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生产是中国走出世界金融危机阴影的政策重点的话,那么持续增加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  )
①农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②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加大,农民才敢于消费
③我国农民人口多,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④农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在国庆放假期间,在上海工作的小李回瑞安探亲,但考虑飞机票价较贵,小李选择了乘“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回家。这说明()
①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③当某种商品价格较贵时,人们可以用替代品满足自己的需求
④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必然会使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中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