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2:
 
材料3: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继续实施新型显示器、宽带通信与网络、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1,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变化的必要性。
(2)分析材料2中图一到图二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30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哪些思想上的震撼?
(3)材料3反映了我国现今工业化建设的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两幅图反映出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每当历史发生重大变革,新思想、新观念便会应运而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摘自《论语》等主张)请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2)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些最敏锐的心灵”在政治上找寻的共同的政治方案是什么?
(3)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他们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4)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探索。请列举这一时期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所撰写的两部代表性著作。
(5)20世纪80-90年代,面对国际风云的急剧变换,邓小平南巡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所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古今中外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如图

从左到右分别为图一牛顿、图二爱因斯坦、图三达尔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材料中“……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其中“精神发展”具体指的是在欧洲兴起的什么事件?
(2)图三的主要代表作是什么?所述的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这种理论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直接影响?
(3)图一和图二科学家在物理理论上分别取得哪些贡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根据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间的关系?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明区域
任务
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
孟子
民贵君轻,人性本善

材料二:
伏尔泰说:“这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则的时代。”……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 )和赛因(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 在材料一的“观点或名言”中,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对此,18世纪的伏尔泰提出什么主张?
(2) 材料二体现的人文主义观点是什么?伏尔泰推崇孔子的目的是什么?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哪场运动的思想主张?
(3) 据材料三,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西方思想是什么?这场运动在那些方面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期的埃及、日本、中国、俄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四国改革的史实回答:
材料一: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自钱乘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如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
材料四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结合材料三,指出材料中中国变的“皮毛”是指什么?(2分)而日本先变的是“体制”, 指出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3分)
(4)材料四中,穆罕默德·阿里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5)四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