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下图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 |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
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
D.出现于19世纪末 |
下表是《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时间 |
内容 |
1862年 |
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
1863年 |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
1866年 |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
1867年 |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
1872—1875年 |
派遣留美学生120人,学习自然科学(声光化电算法及制器) |
1887年 |
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
①注重外语和科技教育②重点培养军事和实用技术人才
③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④使西学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
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 B.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
C.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
有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山水画,重视写意 | B.花鸟画,浓墨重彩 |
C.人物画,形神俱备 | D.文人画,重视写意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这样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你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 B.思想控制的加强 |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强化文人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