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
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青年大量参军,母送子、妻送郎的场景比比皆是。此现象的
出现主要是由于
A.法西斯主义的狂热和军国主义的煽动 |
B.日本人把参军作为解决失业的选择 |
C.日本利益受到别国威胁,保家卫国 |
D.反击美英的禁运与封锁 |
与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反映的主题最贴近的历史事件是
A.中途岛海战 | B.南京大屠杀 | C.珍珠港事件 | D.慕尼黑阴谋 |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
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
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材料中所提“未到真正
瓜熟蒂落”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 | B.威尔逊的外交才能不够 |
C.英法的反对 | D.美国的实力不够强大 |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其中属于法国代表的为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
①④ B. ②③ C.③④ D. ②④
该图是一战之前反映欧洲军备竞赛的漫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中的项庄
和沛公分别是
A.美国与英国 | B.德国与英国 |
C.英国与法国 | D.法国与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