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问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以先帝遗德    光:          
(2)陟罚否         臧: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翻译:      
(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翻译:     
这三段文字体现了诸葛亮对后主哪些方面的担心?(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故患有所不也避:躲避 B.贤者能勿耳丧:丧失
C.使人之所莫甚于死者恶:讨厌 D.所识穷乏者我欤得:得到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索扁鹊
B.二者不可兼所识穷乏者我欤
C.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宫室之美
D.死亦我所贫与贱是人之所

下列对文章第一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中的精粹,其说理透辟、论证雄辩、气势恢弘、语言流畅的特点最为显著。
B.本段先用举例论证,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
C.接着作者采用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进一步阐明道理,论证了舍生取义的重要性。
D.最后用“贤者能勿丧”强调了古代圣贤是极力推崇和赞赏“舍生取义”的。

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句是()

A.即诗四句(题写) B.自是指物作诗立(完成)
C.先人还家(跟随) D.不能前时之闻(称作)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父异焉”中的“异”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邑人 B.稍稍宾客其父 C.父其然也 D.或以钱币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不能称前时之闻 B.忽啼求之
C.余闻之也久 D.借旁近与之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生忧患,而死安乐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不言而
C.国恒
马无故而入胡
D.行拂乱其所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翻译下面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选文首先采用了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阅读《出师表》,解答后面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深入不毛 () (4)定中原()
翻译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第二段有一个成语,请找出: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
①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空谷传响,哀转久。()
④或王命急宣,有时发白帝。()
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从全文看,第四段引用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