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 曰县。常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又有一些变化 ②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③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④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侯外庐认为:“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打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这主要是指李贽的什么思想
A.批判程朱理学 |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C.“万物皆生于两” | D.“存天理,灭人欲” |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
B.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
D.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一位思想家讲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明义利之辨。认为这种 “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又说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以下思想家,在修养论方面与其最接近的是
A.庄子 | B.朱熹 | C.顾炎武 | D.王阳明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
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 B.强调唯心主义观 |
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 D.强调三纲五常 |
西方学者称中国古代某学说为“Neo-Confucianism”,这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该“学说”是指
A.孔孟儒学 | B.董仲舒的新儒学 |
C.程朱理学 | D.明末清初的儒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