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技术的创新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能源危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反过来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中学生,你会发现周围很多能量白白浪费了,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将一些能量转化为电能:
(1)请你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不需要消耗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____________.
(2)大海海面波浪起伏,生活中的风也具有大量的机械能,你想过将这些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我们供电吗?请回答下列问题:
A.这一设想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探究上述原理需要的器材:除导线、开关外,还需要两个关键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选填“好”或“差”).若使用调好的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特点的情景如图A、B、C所示.
(1)比较A图、B图和C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在B图中把金属盒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会逐渐增大,从而得到的结论是:;
(3)如图D、E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没有标签).小唐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这两种液体中,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小唐则认为图D烧杯中盛的是密度较小的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理由是:.
如图所示,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2)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若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
(3)当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共受到个力的作用.
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调节天平平衡.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液体质量.往烧杯中倒入液体,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再称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g,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cm3.由上述数据可算出该液体的密度是kg/m3.
小明在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时,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装水的容器是(选填“甲”或“乙”).
(2)小明将一只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丙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点(选填“p”或“q”)。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对不对?
③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丁)、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铅笔的横截面积为s,请你推导出h与ρ液的关系式(用给定的字母表示推导结果)
要测量“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给定的器材有干电池(3节)、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等
(l)小刚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当闭合开关时A表,V表(选填“有示数”或“无示数”),其原因是打“×”的导线接错了。请你在原图上重新正确连接该导线;
(2)正确连接电路再次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选填“左端”或“右端”),当V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小灯泡两端电压是V,要测量它的额定功率,须将变阻器的滑片向移动(选填“左端”或“右端”):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A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某小组发现电压表“0-15V”的量程损坏了,于是他们改变了测量方法:将该V表并联在变阻器两端,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当V表的示数为0.7V时,即可知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继而求出其额定功率。
①他们这样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其依据是。
②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完整的实验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