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第一句中的“绕天愁”一词写出了作者愁绪的什么特点?
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这两句选用了什么独特的意象,起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折桂令·微雪
无名氏
朔风寒吹下银沙,蠹砌穿帘,拂柳惊鸦,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
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数片琼葩,点缀槎丫①。孟浩然容易寻梅,陶学士②不够烹茶。
【注】① 槎丫:树木枝杈歧出貌。②陶学士即陶谷,五代时名士。性好茶事,曾得党太尉(党进)姬,命掬雪水烹茶,并戏之日:“党家应不识此?”姬日:“彼粗人,安知此,但能于销金帐中,浅斟低唱,饮羊羔酒耳。哪有这种风味。”后“陶学士”遂为风雅之士的代名词。
(1)作者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下雪的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蠹砌穿帘,拂柳惊鸦”。
(2)这首元曲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作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每小题3分)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尤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试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的中间两联。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9-10题
[越调]小桃红
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越调]平湖乐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请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5分)
答: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6分)
答:
阅读李白的《长相思》,完成后面题目。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注】美人,借以寄寓个人政治理想。
(l)“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深秋怎样的特点 ?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春闺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古意王驾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这两首诗都写思妇怀人,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杨载《诗法家数》中说,绝句“婉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试选择一首诗,分析第三句在整首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