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小球的动能大小 |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
C.在选择实验器材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 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
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
如图所示,木块丙、丁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图乙是两木块运动情况的s﹣t或v﹣t图像,根据图甲可知图乙正确的是()
甲、乙两车匀速同向行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2:3,甲、乙两车行驶的时间之比是5:2,则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是()
A.4:6 | B.6:4 | C.5:3 | D.3:5 |
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地点长度是()
A.5.233dm | B.5.31dm | C.5.23dm | D.5.2325dm |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升国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127s |
B.一个中学生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20m/s |
C.一个足球的直径约50cm |
D.空气中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可入肺颗粒物 |
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