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话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出国(境)游的人数与日俱增。然而一些公民在出国(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守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2012年9月2日,两名中国人在一架由苏黎世飞往北京的飞机上斗殴,导致飞机返航,二人被移交苏黎世警方接受调查。新闻一出,让国人感叹“丢脸都丢到天上去了”。这一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1)请指出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并简要说明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材料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我国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文明回归“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环保科技,加快构建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这是破解解决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选择的根本出路,保护环境需要创新环保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加强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各省重大的发展战略。高二某班学生就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两则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2011年四川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打造有巴蜀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产业战略重组,营造主旋律与多元化统一的创新环境,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四川文化品牌,使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时代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715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位列全国第八。文化产业正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如何发挥了文化产业的独特作用?
材料二 :近年来,四川省重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努力打造川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区、川中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川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区、川东北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2007、2008年四川省省文化产业在全省GDP所占比重分别是2.25%、3.06%;2009年,四川省省人均GDP超过1、7万元,而居民消费支出中文化消费的比重不足3%,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2)有同学认为:“既然四川省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我们就应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请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012是中德建交40周年,作为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第27 德国石荷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今年首次进入音乐会的舞台就光芒四射,“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的塔利亚剧场演出,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京剧一直在“走出去”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 ”必须依靠品牌剧目,张扬传统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要有优秀的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的“走出去”。

面对“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有人发起“扶起”跌倒的公德心的呼吁;人们对于佛山18位“见死不救”路人的争议不断。有网友发问:现在的社会怎么了?难道经济发展提速了,道德价值观念反而落后了?救下女童的拾荒阿婆的知识水平不一定有见死不救的路人高,但阿婆的行为肯定是他们一辈子的耻辱!
结合材料,用“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扶起”跌倒的公德心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