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

营养物质
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
体内氧化释放能量(kJ/g)
耗氧量(dL/g)

17
17
0.83
蛋白质
23.5
18
0.95
脂肪
39.8
39.8
2.03

据上表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A.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元素比例不同有关
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D.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骨胳肌的神经肌肉接头(结构与突触类似)处,乙酰胆碱能特异性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使肌细胞膜产生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收缩,随后迅速被胆碱酯酶水解。有机磷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若误食有机磷农药,则

A.乙酰胆碱不能与相应的受体结合
B.骨胳肌细胞处于持续收缩的状态
C.传出神经末梢合成的乙酰胆碱不能进入突触间隙
D.在骨胳肌细胞膜上,化学信号不能转化为电信号

下列关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可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发生改变
B.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形成嵴,大大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
C.皮肤毛细血管能够舒张,有利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
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
B.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C.表中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D.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网身长145㎝,网目孔径0.169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物种10



样本1
55
10
0
15
12
0
42
0
21
10
样本2
52
30
0
23
13
0
41
0
22
12
样本3
44
20
0
20
15
0
39
0
20
11



样本1
33
40
12
40
0
10
25
11
15
22
样本2
35
60
10
41
0
12
30
14
27
21
样本3
33
50
18
35
0
11
25
12
16
19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 ~ 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 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 ~ 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