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的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携带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是:
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 |
B.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
C.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
D.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停止细胞分裂 |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A.5条 | B.10条 | C.20条 | D.40条 |
2010年8月,研究人员利用一种量化单分子测序技术,探测到人类细胞中一类新型小分子RNA,在基因转录方面代表着一个全新的种类,并证实了哺乳动物细胞能通过直接复制RNA分子来合成RNA。下列关于RNA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需要能量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
B.需要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需要DNA聚合酶催化
D.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追踪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去向 |
B.用35S标记蛋白质是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 |
C.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获得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 |
D.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差异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 |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A.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
C.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