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木块、铁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砝码若干,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某同学在木块或铁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改变物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接触面粗糙程度 |
物块重G/N |
物块上升的高度h/m |
沿斜面的拉力F/N |
物块移动的距离L/m |
机械效率 |
1 |
较粗糙(木块-木板) |
2.0 |
0.25 |
1.2 |
0.80 |
52% |
2 |
同上 |
2.0 |
0. 35 |
1.4 |
0.80 |
63% |
3 |
同上 |
5.0 |
0.35 |
3.5 |
0.80 |
63% |
4 |
较光滑(铁块-木板) |
5.0 |
0.35 |
3.1 |
0.80 |
|
② 同学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 、 的关系。
②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
实验 序号 |
物体重力 G重(N) |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
物体受到浮力 F浮(M) |
排开液体体积 V排(cm3) |
水 Ρ水=1.0g/cm3 |
1 |
2 |
1.5 |
50 |
|
2 |
1.0 |
1.0 |
100 |
||
3 |
0.5 |
1.5 |
150 |
||
酒精 Ρ酒精=0.8g/cm3 |
4 |
2 |
1.6 |
0.4 |
50 |
5 |
1.2 |
0.8 |
100 |
||
6 |
0.8 |
1.2 |
150 |
⑴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N。
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⑶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原理。
⑷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选填字母序号:A寻找普遍规律;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⑸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各元件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⑴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请你在图4-2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同学将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⑵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选填字母序号 A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更换小灯泡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⑶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⑷实验过程中,有些实验小组的小灯泡先由暗变亮,然后发出耀眼的光后被烧坏。为了避免灯丝烧断,请提出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
⑴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
⑵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g。
⑶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
⑷图丁中量筒的读数是ml。
在“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种类有关;
(1)根据经验,你还能提出的一个猜想是:。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某同学利用相关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为验证猜想B,应选择的图是 (选填序号),得到的结论是__。
(3)铁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是浮力是N。
(4)该实验主要运用的探究方法是:。
(5)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现给你: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电流表,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请设计一个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内。
(2)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与a接触,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1;
B. 将开关S与b接触,;
C. 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3)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