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创设了如下四段历史情境,让学生判断正确与否。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1918年,俄国工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
| B.1919年,俄国工人的吃、穿、用由国家统一配给 |
| C.1920年,俄国农民必须把余粮都交给国家 |
| D.1922年,一位俄国农民将余粮拿到市场销售后换回生活必需品 |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为了解决下列哪一问题?
| A.外交工作重点 | B.民族地区发展 | C.国防工业建设 | D.祖国统一大业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 B.民族团结 | C.各民族共同发展 | D.民族区域自治 |
“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诊断出自
| A.马克思主义 | B.列宁主义 | C.毛泽东思想 | D.邓小平理论 |
下列内容,属于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的是
| A.坚持“一国两制 ” |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 C.解放思想,事实就是 |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
“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鱼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材料描述的城市是
| A.厦门 | B.深圳 | C.珠海 | D.汕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