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作品《西斯廷圣母》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材料二:“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三:《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请回答:
材料一中圣母表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它对近代中国哪几个民主运动的产生了影响。
材料三指出“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真正使工人阶级第一次上升为统治阶级的又是什么事件?(2分)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思想解放运动与历史发展关系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如一。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这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你觉得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指导自己的工作?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具体体现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镜子是谁?它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说:“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依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弋履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平!”
请回答:
(1)唐太宗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唐太宗的这种治国思想收到了什么效果?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它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那么你想过没有,大运河是如何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呢?当我们认真看地图时,你也许会惊讶的发现许多问题:大运河的水流不是一个方向!大运河要穿过“地上河——黄河”!这样看来,大运河的设计者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大运河的开凿是不可能的。
如今大运河还在发挥它的作用。令世人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隶属数十年规划论证后,2002年内动工,你知道“南水北调”工程吗?该工程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兴建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它将是新时期我们对历史的贡献。
想一想
(1).在大运河的开凿过程中,技师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
(2).“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怎样?你能为它做些什么?
(3).现在,人类的沟通交流除了发展交通、加强联系与直接接触外,还有什么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胡曾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怎样?
(2)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曹操、刘备、引、权都非常重视人才,曹操曾多次发出《求贤令》,强调“唯才是举”,周围聚拢了大批人才;刘备为请诸葛亮“三顾茅庐”,他手上还有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如关羽、张飞、赵云等;孙权也非常注意招揽人才,周瑜、陆逊、鲁肃等都是他的得力将领大臣。其中鲁肃的任用,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孙权依然信任和重用他。因此,有一位史学家总结说:“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
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样看待人才的重要性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