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也可以相互借鉴。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材料二:“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主人所负的义务。人民创立了国家;人民通过一致的同意让国家继续生存下去。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处于困境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做为一种社会义务。”——罗斯福
材料三:“多种多样才能合成世界,有此有彼、又黑又白”——贺拉斯(古罗马诗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对失业者进行援助?
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邓小平是20世纪著名的改革家,1992年他面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提出判断是非的三个标准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
(1)上面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重大运动?
(2)请你在空格中继续绘制这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师夷长技” |
→ |
→ |
三民主义 |
→ |
(3)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一共三十年时间。
(1)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该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会议不断的促进自己的成长。请问其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内战。第一次是从1927—1936年的十年内战;第二次是1945—1949年的解放战争。请问,在解放战争期间,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人民解放军在哪个战役中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图
材料二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北师大教材七年级上 严复对废XX的评价
材料三1912年中国初中开设课程
修身 |
国文 |
外语 |
历史 |
数学 |
博物 |
理化 |
法制 |
经济 |
画图 |
乐歌 |
体操 |
手工 |
家 事 |
园艺 |
缝纫 |
(1)材料一是哪所大学的旧址?什么时期创立的?与哪位皇帝有关?1912年该校改名为北京大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清政府于1905年废除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3)根据以上表格,对比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说说你的看法?(难度题,挑战一下哦)
阅读下列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类别 |
企业 |
时间 |
创办人 |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
安庆内军械所 |
1861年 |
曾国藩 |
中国第一个近代煤矿 |
开平煤矿 |
1878年 |
李鸿章 |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 |
汉阳铁厂 |
1890年 |
张之洞 |
(1)表中所列内容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表格中提到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在当时属于哪一派别的代表?他们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3)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次运动进行简要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三军败绩”指中国在哪一场战争中的失败?
(2)此联中的“求和”指的是什么条约?
(3)请你说出它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