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新课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 B.分离空气 |
C.加热高锰酸钾 | D.分解过氧化氢 |
E. 。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将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填在横线上);
(2)若用上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下面是该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是(每一个填写一项可能):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试管破裂: ;
给高锰酸钾加热时灯芯跟试管底部接触: ;
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某合金由铝、铁、铜三种金属组成.现要测定一定质量该合金中铝的质量.设计以下流程并实验。
(1)通过以上实验也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判断依据.
(2)为什么要向合金粉末中加人适量的稀硫酸?
(3)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称量上述流程中哪些物质的质量?如何确定铝的质量?
将柠檬(一种水果)切片.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一部分放入真空冷冻环境中.留在冰箱中的柠搽片,时间久了会失去部分水分,真空冷冻坏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问内会变成干燥的柠檬片.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1)为什么冷冻后的柠檬片还会失去水分?
(2)为什么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就会变干燥?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把30
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
,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3)20
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
(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填序号)。
A. | 溶剂的质量 | B. | 溶液的质量 |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D. | 以上都不变 |
如图是某大理石雕像分别摄于1908年和1969年的两幅图片,雕像被严重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现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不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