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将是:__________。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同一个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
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甲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______________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_________________,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两个实验都涉及到同一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钢球在斜面的一定高度自由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将木块推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推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分别放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4)下表给出了一头牛慢行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1
动能E/J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的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2
5
0.6
25
2
4
8
1.1

(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2)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第2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
(4)如果将重为3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___________范围内.
(5)若再增加一个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同学们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小刚同学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
斜面粗糙程度
物重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机械效率
η(%)

30°
粗糙
1
0.5
0.7
1
0.5
0.7


30°
稍光滑
1
0.5
0.6
1
0.5

83

45°
粗糙
1
0.7
0.9
1

0.9
78

(1)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4)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不改变.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