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 |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
C.科举制的推行 | D.军机处的设置 |
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进步思想的原因,除了封建制度日益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 B.社会相对安定 |
C.西方思想的影响 |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宋代理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下社会风气的逐渐形成:
①重忠孝;②讲廉耻;③重实用知识;④注重气节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 B.汉代经学 |
C.隋唐佛学 | D.宋明理学 |
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 |
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 |
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A.心外无物 | B.理是世界本原 |
C.无为而治 | D.仁者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