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通常会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
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
东晋南朝时谢灵运的田庄“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孔灵符“立墅,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这说明田庄
A.占田过限,违制兼并 | B.封疆裂土,富甲天下 |
C.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 D.相对独立,自给自足 |
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
下面各项与“土”相关的解读中,不准确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实为一种名义上的土地国有制度 |
B.“六合之内,皇帝之土”是指皇帝对全国拥有至高的主权 |
C.“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即废除郡县制 |
D.“王在,礼治在,军令行,是王道乐土”意在维护封建正统 |
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 |
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
C.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 |
D.提供了研究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 |
这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伟大的思想家,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
A.克己复礼 | B.仁者无敌 | C.天人感应 | D.格物致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