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各省重大的发展战略。高二某班学生就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两则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2011年四川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打造有巴蜀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产业战略重组,营造主旋律与多元化统一的创新环境,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四川文化品牌,使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时代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715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位列全国第八。文化产业正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如何发挥了文化产业的独特作用?
材料二 :近年来,四川省重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努力打造川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区、川中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川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区、川东北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2007、2008年四川省省文化产业在全省GDP所占比重分别是2.25%、3.06%;2009年,四川省省人均GDP超过1、7万元,而居民消费支出中文化消费的比重不足3%,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2)有同学认为:“既然四川省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我们就应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请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材料:鉴于国家原油价格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0年10月26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30元和220元(注:相当于汽柴油价格每升分别提高0.17元和0.19元)。油价的攀升再次给能源危机敲响警钟。面对油价的持续上涨,很多汽车生产厂家如福特、丰田、本田开始开发新型节油汽车、油电混合动力车。油价也成为很多老百姓是否买车、买什么样的车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1)结合材料,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油价上涨对汽车生产的影响。(9分)
(2)结合材料,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油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6分)
阅读下图表,回答问题: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降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上图揭示的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什么?(2分)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
表现形式?(6分)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这一制度自1788年第一次实行以来,已经经历了两百年的发展与演变。选举人团制度规定,美国总统由各州议会选出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而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选举人团制度是美国共和制、联邦制和分权与制衡原则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多种利益集团间妥协与协调的结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美国利益集团的作用。(5分)
(2)评析美国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7分)
材料一:有些地方明文规定商店一律不得销售外地产品,凡是本地有的,外地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必须先由工商、税务、交通、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检查。有些地方政府插手经济纠纷,设置障碍,阻挠外地办案人员办理经济案件,甚至帮助当地人逃避债务,搞司法保护。
材料二:某市为了发展经济,由政府出面担保为企业提供贷款,而对本市生产的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却视而不见,对外地执法机构的执法工作也不予配合。
材料三: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2010年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2分)
(2)为什么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
2010年7月5日的《经济日报》发文指出,千方百计扩大最终消费需求,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继续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有效化解制约消费率提高的不利因素,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李克强同志也曾发文强调,要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说消费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6分)
(2)结合实际,你认为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