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出国(境)游的人数与日俱增。然而一些公民在出国(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守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2012年9月2日,两名中国人在一架由苏黎世飞往北京的飞机上斗殴,导致飞机返航,二人被移交苏黎世警方接受调查。新闻一出,让国人感叹“丢脸都丢到天上去了”。这一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1)请指出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并简要说明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材料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我国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材料一: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表(摘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日期 |
消费者信心指数 |
日期 |
消费者信心指数 |
2008.05 |
94.3 |
2009.01 |
86.8 |
2008.06 |
94.1 |
2009.02 |
86.5 |
2008.07 |
94.5 |
2009.03 |
86.0 |
2008.08 |
93.7 |
2009.04 |
86.1 |
2008.09 |
93.4 |
2009.05 |
86.7 |
200![]() |
92.4 |
2009.06 |
86.5 |
2008.11 |
90.2 |
2009.07 |
87.5 |
2008.12 |
87.3 |
2009.08 |
88.0 |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能体现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的主观预测,是反映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2008年我国GDP增幅由年初的10.6%降至12月的6.5%,从今年3月开始回升,8月已回升到8%)
材料二: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主要用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建设,用于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用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这些措施将会有力的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
(1)根据表格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情况及原因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重塑和增强我国消费者的信心。
材料一 2007年10月—2008年5月全国CPI指数变化图注: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材料二 2007年以来,我国为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打出一组组的政策组合拳,国家宏观调控的基调是“双管齐下”:央行5次调高利率,8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直接回收市场流动性,国务院大幅降低利息税率。
综合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2)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三中国家“重拳出击”的?
(3)面对物价高企,请你为低收入的市民提出合理的消费、投资建议。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挫折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因此,只有确保公民享有各项权利,公民才能履行义务。
我省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对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