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捕杀害 |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宅子 |
D.老四远赴重洋去美国留学 |
《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清政府是“洋人朝廷”的是 ( )
A.拆毁大沽炮台 |
B.赔款4.5亿两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员。”这表明( )
A.美国人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
C.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形成 |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提到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