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侵入机体时,非特异性免疫首先起防御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C.浆细胞分泌抗体 | D.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
已知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2,染色体组数为6,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组应是
A.8和2 | B.4和2 | C.7和3 | D.42和21 |
下表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供体 |
剪刀 |
针线 |
运载体 |
受体 |
|
A |
质粒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大肠杆菌等 |
B |
提供目的 基因的生物 |
DNA连接酶 |
限制性内切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C |
提供目的 基因的生物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D |
大肠杆菌 |
DNA连接酶 |
限制性内切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质粒 |
水稻的某三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A.1种 | B.4种 | C.8种 | D.16种 |
运用不同的生物学原理,可以培育出各种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
B.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墓因突变的原理 |
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
D.培育无子番茄利用的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
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
析错误的是
A.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
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C.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
D.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