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 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如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设只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时期。
(2)乙图表示_____________时期,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细胞。
(3)丙图表示_____________时期,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细胞。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可连续培养
②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可能是衰老
③癌变是细胞原癌基因从激活状态转为抑制状态的过程
④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络用的语言或文字
⑤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巴氏小体存在于雌性哺乳动物细胞中,是指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呈凝缩状态不活动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细胞分裂间期无巴氏小体),可作为雌性细胞的标记。某科学家所做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年轻女性体细胞用A表示,年老男性体细胞用B表示)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 。
(2)实验1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年轻女性和年老男性的细胞做实验?
(3)实验2的目的是什么?本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为什么?
(4)本实验能否说明细胞可无限增殖?为什么?

图甲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 区间,此时 (细胞器)活动增强;若甲图细胞中4和5结构消失,则消失的时间相当于乙图的 区间。
(2)甲图所示结构是否来自细菌?简述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