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某次战争前誓师词中的一部分:“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这次战争
|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
|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 D.雪洗了百年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
宋以后的儒学已具有哲学思辨的意味,其中包含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
| A.理是宇宙万物本原 | B.格物致知 | C.致良知 | D.知行合一 |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
|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
|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
|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 )
| A.道家 | B.儒家 | C.墨家 | D.法家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
| A.“治之经,礼与刑” |
|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
| 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
|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