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
| 1911——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
| 1912—1920年 |
13.4% |
| 1921—1926年 |
-4.5% |
| 1927—1936年 |
8.7% |
| 1937—1945年 |
-2.45% |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剧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内战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如今,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对中国访问越来越重视,大国领袖希望通过访华使自己在全球性问题上的政策得到中国的支持,使双边关系更加稳定;中小国家领导人也希望通过对中国的访问提高自己的影响。这些都是因为()
| A.国际合作越来越密切 |
| B.中国掌握了世界领导权 |
| C.各国的政治态度日渐趋同 |
|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最为重大的成就是()
| A.积极促建多边外交活动 |
| B.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
| C.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
| D.中日邦交正常化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 A.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
| B.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
| C.彻底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
| D.根本上遏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我国能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的关键因素是()
| A.此构想被相关各国所接受 |
| B.收复失地天经地义,得道多助 |
| C.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国力增强 |
| D.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不包括()
| A.中共八大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