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间下表。
叶片 |
发育情况 |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量 |
气孔相对 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
A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B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C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D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____”表示未测数据.
(1)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
②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
(2)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
_________;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__________。
(3)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4)叶片发育过程中, D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____ ____。
在群体中,位于某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基因。已知紫色企鹅的常染色体上也有一系列决定羽毛颜色的复等位基因:G、gch、gh、g。该基因系列在决定羽毛颜色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羽毛颜色表现型 |
基因型 |
深紫色 |
G |
中紫色 |
gch(不含G) |
浅紫色 |
gh(不含G,gch) |
白色 |
g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特点,企鹅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种。
(2)若一只深紫色企鹅和一只浅紫色企鹅交配后,生下的小企鹅羽毛颜色为深紫色:中紫色=1:1.,则两只亲本企鹅的基因型分别为和。
(3)若中紫色雌雄企鹅交配后,后代出现中紫色和白色企鹅,现让子代中的中紫色与群体中的浅紫色杂合体交配,请用柱状图表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基因型Gg的个体是深紫色的,研究发现由于臭氧层“空洞”,近年来在紫外线的辐射增强的地区,某些基因型Gg个体的背部也会长出白色羽毛,产生这种变异最可能的原因是某些细胞在分裂的期发生了基因中序列的改变;也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
(5)现有一只浅紫色雄企鹅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企鹅,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企鹅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即可)
下面是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结构上看,与其他三者的差别最大,主要表现为
(2)Ⅳ属于细胞,判断依据是
(3)将Ⅱ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 ,细胞将会发生现象,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4)四类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5)在离体条件下,若将图Ⅰ进行细胞培养, 则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的细胞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
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
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原理:
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100 W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厘米处,1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15分钟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绘制成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通过进行调控。
(2)请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B点与A点比较,光合强度较大的是 点,指针偏转的方向是向。
②C点表示的是。
③CD段形成的原因是,与C点相比较,D点指针向偏转。
(3)若用此装置测定水稻幼苗的呼吸强度,需要对此装置进行处理。
请回答下列有关种群的问题:
(1)要估算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2)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多选)
A.在调查地段内,随机设置1m2的样方若干 |
B.在调查地段内,依据植物密集程度设置大小不等的样方若干 |
C.计数每个样方内蒲公英的个体数,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
D.计数每个样方内蒲公英的个体数,取其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
(3)调查小组对某地的5种植物进行了连续六年的密度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 植物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A |
10.0 |
11.2 |
9.9 |
9.1 |
6.1 |
11.1 |
B |
6.3 |
5.4 |
4.6 |
4.0 |
2.1 |
2.7 |
C |
0.2 |
0.6 |
1.8 |
5.4 |
10.1 |
13.5 |
D |
7.3 |
6.8 |
4.1 |
1.9 |
0.2 |
0 |
E |
3.1 |
2.7 |
3.2 |
2.6 |
1.1 |
2.1 |
如果A—E 5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最可能是;调查期间,该地区曾经遭受特大干旱,这最可能是发生在年。
(4)下面图1和图2是从不同角度对上表中植物C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图中的b、e
点都表示该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图1中a点和图2中的点对应,此时种群年龄组成最可能是。
以下实验是对低等植物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的测定。
步骤1: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分别编号为1号、2号。
步骤2:用两个瓶同时从水深3m处取水样(都装满),立即测定2号瓶中的溶氧量,将1号瓶密封瓶口沉入原取水样处。
步骤3:24h后将1号瓶取出,测定瓶中的溶氧量。按以上步骤重复3次,结果1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6.5mg,2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5.3mg。
回答下列问题:
(1)24h后,1号瓶中溶氧变化量是 mg,这说明。
(2)经过24h后,1号瓶增加的有机物量(假设全为葡萄糖)为 mg。
(3)现欲使实验过程同时还能测出1号瓶24h中实际合成的有机物总量,需补充3号瓶进行实验。简述需补充的实验内容(请自行选择实验用具):
。
(4)设3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a,则1号瓶实际合成葡萄糖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