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国轮廓图,回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国面积相当 | B.甲、乙两国欧位于非洲 |
C.乙国濒临比斯开湾 | D.甲国位于西半球 |
与乙国相比,甲国
A.气候炎热干燥 | B.上升气流更强 |
C.光照强,温差大 | D.受西风影响时间长 |
读图,回答17—19题。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A.甲地 、乙地 | B.乙地、丁地 |
C.丙地 、乙地 | D.丁地、丙地 |
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出时刻为地方时6时 |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丙地 |
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A.4时40分 | B.8时40分 |
C.16时40分 | D.20时20分 |
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读图回答15—16题。该地位于
A.南半球中纬度 |
B.0°~23°26′S之间 |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
D.0°~23°26′N之间 |
图中a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B.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
C.太阳直射赤道 |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读图后完成12~14题: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陡崖高于b处 |
B.a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上 |
C.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上 |
D.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30米以上 |
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
为了防止陡崖处山体滑坡,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①植树造林②修筑梯田③控制水流量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到25°,则
A.寒带范围缩小 | B.温带范围扩大 | C.温带范围缩小 | D.热带范围缩小 |
如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