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特点。(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析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4分)
(3)分析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并指出其开发利用方向。(6分)
(4)说明该国自然地理环境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
(2)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文化因素

(3)(任选其一回答)
a.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条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b.如果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条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

读“1949年和l985年洞庭湖形态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1)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两点即可)
(2)从1949年到l985年洞庭湖的面积变(大或小),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3)洞庭湖平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两点即可)

读“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和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能源资源西多东少。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对我国能源和水资源实行跨区域调配,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1)在图中①~⑤工程中,属于西气东输的是;属于西电东送的是;属于南水北调的是。(填代码)
(2)②③工程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缓解东部的问题;④⑤工程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缓解华北地区的问题。
(3)线路①的起点属于经济地带,终点属于经济地带(东部、中部或西部)。

2009年l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结合下图,回答问题。(7分)

(1)从1900年到2000年,全球气温呈趋势,大气中C02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呈(正或负)相关。
(2)大气中C02含量呈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公众积极参与。作为一名中学生,在这方面你能做些什么?(两点即可)

读“某城市工业布局规划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计划在A处建造纸厂是否合理?
(是或否);理由是
(2)若在B、C、D三地建自来水厂、食品厂、钢铁厂,
请合理安排:自来水厂,食品厂,钢铁厂。(均填字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