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 )
A.卫星在M点的速度大于N点的速度 |
B.卫星在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 |
C.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N点的加速度 |
D.卫星在N点的速度大于7.9km/s |
如图8所示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关于振子的振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8
A.振子沿如图所示的曲线运动 |
B.图象描述的是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C.从0.5 s到1.5 s内振子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
D.从1 s到2 s内振子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
如图7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获得的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有关该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该图象的坐标原点建立在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 |
B.从图象可以看出小球在振动过程中是沿t轴方向移动的 |
C.为了显示小球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可让底片沿垂直x轴方向匀速运动 |
D.图象中小球的疏密显示出相同时间内小球位置变化的快慢不同 |
如图6所示是某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6
A.因为振动图象可由实验直接得到,所以图象就是振子实际运动的轨迹 |
B.振动图象反映的是振子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不是振子运动的实际轨迹 |
C.振子在B位置的位移就是曲线BC的长度 |
D.振子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
关于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质点振动的轨迹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
B.由图象可判断任一时刻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 |
C.表示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D.由图象可判断任一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 |
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在某段时间内速度越来越大,则这段时间内( )
A.振子的位移越来越大 |
B.振子正向平衡位置运动 |
C.振子速度与位移同向 |
D.振子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