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在节假日、周末到 郊外农村去旅游渡假,为迎合这一需求,我省许多地方举办桃花节、杨梅节、馒头节等各种富有农家味的休闲观光农业,这延伸了农业功能,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材料告诉我们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与成长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④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不考虑其它因素,这会带来

A.居民消费水平降低
B.纸币发行量增加
C.出口贸易额增加
D.居民投资结构的多元化

2011年我国1000万保障性住房陆续上市,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回落,新楼盘开盘减少。下图中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数量,P为新上市商品房价格。其中可以描述新楼盘开盘减少这一现象的是

假设2010年M国一单位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3元,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如果M国2011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且该国的货币的价值贬值20%,2011年将该商品出口到N国,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的角度,可换回N国货币
A 65元B 62.5元C 50元D 40元

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常年,小麦与玉米合理比价为1.1:1。2011年,河北一些地区小麦与玉米的比价一度降到0.85: 1。一些企业开始用小麦代替玉米作为生产原料,部分农民改变了以往的耕作习惯,收获玉米后不再种植小麦,留出土地,计划来年种春玉米。这表明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习惯
②价格变动能够调节生产规模
③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