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东西立面上种植面积达5 000平方米的生态绿化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墙,生态墙中绿色植物的选择和介质的选择过程中凝聚了很多科技含量,不管在严寒还是酷暑都是常绿的。如图是生态墙中某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填写字母所代表的物质:a.________,b.__________, f.________。
(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光反应需要的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不可分开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_,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科研小组对黄瓜幼苗代谢问题进行了探究。右图一表示在适宜光照条件下黄瓜幼苗的一个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用序号表示)。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健壮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控制不同条件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得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小组对黄瓜幼苗代谢问题进行了探究。右图一表示在适宜光照条件下黄瓜幼苗的一个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用序号表示)。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健壮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控制不同条件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得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乙、丙两组的弱光照均为15%的正常光照;丙组减少供水为50%的正常供水
(1)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①过程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作用是___________。
(2)上表中甲、乙二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为验证黄瓜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可用无水乙醇提取黄瓜幼苗叶片色素,然后利用____________(填试剂)分离所提取的色素。
(3)乙、丙两组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强的是___________,据上表可知,其内在原因之一是该组黄瓜幼苗叶片中的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光照减弱,可适当_________,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注:乙、丙两组的弱光照均为15%的正常光照;丙组减少供水为50%的正常供水
(1)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①过程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作用是___________。
(2)上表中甲、乙二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为验证黄瓜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可用无水乙醇提取黄瓜幼苗叶片色素,然后利用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分离所提取的色素。
(3)乙、丙两组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强的是___________,据上表可知,其内在原因之一是该组黄瓜幼苗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光照减弱,可适当_________,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

取某植物的少量根尖组织,滴加清水制成临时装片如图A,以此研究植物细胞的一些生命活动,整个实验过程保证细胞始终为生活状态:

(1)向盖玻片一侧滴加一定浓度的X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根尖组织周围充满X溶液,用一定的方法检测细胞内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C,据图判断物质X进入细胞的方式应该为 ,细胞吸收X的速率由 决定。
(2)在显微镜下同时观察到图B所示细胞,整个实验过程中,该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 ,发生此变化的条件为:
①植物细胞的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② 之间存在浓度差。
(3)为了更好的观察图B所示细胞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可以选择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为材料,实验开始后液泡的颜色变化为 (填“变深”或者“变浅”)。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写序号)。

(1)说明该细胞不能用于制备细胞膜的原因:
(2)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与哪一种结构有关[ ]
(3)抗体是由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而成。该细胞若是浆细胞,新生肽链在[ ] 中合成,新生肽链还需进入 进行加工、修饰方可成为可分泌的抗体,抗体经[ ] 分泌到细胞外,可在
(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禽流感病毒与图中结构[ ](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4] 以及 的形成有关。

Ⅰ 如图所示为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 C表示__________。B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氨基酸中一定含有氮元素的是________基。多数蛋白质中含有S,在氨基酸中S存在的部位是________。
(3)B形成C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失去的水分子中,氢来自于______________。
Ⅱ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该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状分子。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
(5)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变性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6)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 种氨基酸组成,有 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 分子水。
(7)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Ⅰ下图所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看图回答:

(1)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及物镜的距离组合为 (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倍数为
(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
(3)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Ⅱ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图.

(4)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象③④对应的是:③ ;④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20×
C.目镜10×物镜4× D.目镜10×物镜40×
(5)视野最暗的是图象 (填序号),视野太暗则应使用
Ⅲ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发菜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衣藻⑤菊花⑥青霉菌⑦大肠杆菌⑧肺炎双球菌⑨流感病毒
(6)具有核膜的一组生物 (只填序号)。
(7)含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一组生物是 (只填序号)。
(8)从结构上看,⑧和⑨最根本的区别是
(9)一个大肠杆菌既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 层次,又属于 层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