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下列甲骨文字中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A.四手共抬一盘 B.巡行于通卫以保卫城邑之安全
C.阡陌纵横之农田 D.执干戈以卫社稷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在后期扩大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局面,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地位的变化 B.井田制的兴衰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生产关系的变化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据说周共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A.建立封建制度 B.分封诸侯国 C.委任官职. D.实行宗法制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王位世袭 B.等级森严
C.有浓厚血缘色彩 D.中央高度集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