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
|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
|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
| 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由此可见美国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原因之一是
| A.美苏争霸刚刚开始 |
| 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
|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
| 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
1992年11月,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这一事件的意义是
| A.是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开始 |
| B.是海峡两岸政府合作的开始 |
| C.是海峡两岸人民友好往来的开始 |
| D.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
观察中国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
|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下面词语中,最早出现在一五计划时期的是
| A.和平解放 | B.“最可爱的人” |
| C.分配土地 | D.赎买政策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被引入到中国。它最初被用于哪一方面
| A.传播新闻报道 | B.方便商品贸易 |
| C.传递军事政治信息 | D.方便亲友间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