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下面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 |
B.式中K值,对于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
C.式中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行星(或卫星)无关 |
D.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
下面四种与光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 |
B.光导纤维传递信号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
C.通过两枝铅笔的狭缝所看到的远处日光灯的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
D.凸透镜的弯曲表面向下压在另一块平板玻璃上,让光从上方射入,能看到亮暗相间的同心圆,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
如图所示,先后以速度v1和v2匀速把一矩形线圈拉出有界匀强磁场区域,v1=2v2。在先后两种情况下:
A.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为I1∶I2=1∶2 |
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为I1∶I2=2∶1 |
C.通过线圈某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1∶q2=1∶2 |
D.通过线圈某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1∶q2=2∶1 |
一个摆长为L1的单摆,在地面上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1,已知地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另一摆长为L2的单摆,在质量为M2,半径为R2的星球表面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2,若T1=2T2,L1=4L2,M1=4M2,则地球半径与星球半径之比R1∶R2为
A.2∶1 | B.2∶3 |
C.1∶2 | D.3∶2 |
如图所示,虚线和实线分别为甲、乙两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已知甲、乙两个振子质量相等,则
A.甲、乙两振子的频率相同 |
B.甲、乙两个振子的相位差恒为π |
C.前2秒内甲、乙两振子的加速度均为正值 |
D.第2秒末甲的速度最大,乙的加速度最大 |
如图所示,某棱镜顶角A=60°,一束白光以较大的入射角,从棱镜的一个侧面入射,通过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在光屏上形成由红到紫的七色光谱.已知各光在该介质中临界角都不超过42°,当入射角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屏上光谱的变化情况是
A.变窄,保持七色 | B.变宽,逐渐呈白色 |
C.下移,逐渐消失 | D.上移,逐渐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