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

A.繁殖速度快  B.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C.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  D.DNA为单链,变异少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1997年开始,我国自行生产乙肝疫苗等基因工程药物,方法是:

A.在受体细胞内大量增殖乙肝病毒
B.在液体培养基中大量增殖乙肝病毒
C.将乙肝病毒的全部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并表达
D.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并表达

200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用基因工程迅速研制出“非典”诊断盒。下列有关其作用及机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治疗“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
B.诊断“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
C.诊断“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
D.治疗“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

下图是基因工程主要技术环节的一个基本步骤,这一步需用到的工具酶是:

A.DNA连接酶和解旋酶 B.DNA聚合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的基因诱变成正常的基因
B.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的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C.一种基因探针可以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D.原核生物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a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有关这一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着马铃薯的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并表达
B.基因a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
C.细菌的DNA分子较小,可直接作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中不需整合到马铃薯的DNA分子中
D.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运载体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