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只有③ |
B.只有①③ |
C.只有②③ |
D.①②③ |
在指定环境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在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 |
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的溶液中:Fe2+ NO3- Na+ SO42- |
C.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H4+、K+、ClO-、Cl- |
D.与Al反应只放出H2的溶液中:K+、Cu2+、Cl-、NO3- |
一定温度下,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 ①H2(g)+I2(g)2HI(g);②C(s)+H2O(g)
CO(g)+H2(g),下列状态能表明两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c.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
e.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不变;
f.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A.ae | B.aef | C.abc | D.ac |
可逆反应aA(s)+bB(g)cC(g)+dD(g)进行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增大 |
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 |
C.化学方程式中,b>c+d[ |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向右移动 |
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22SO3,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SO2)=0.4 mol。则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
A.等于1.6 mol | B.等于1.2 mol | C.大于1.6 mol | D.小于1.2 mol |
醋酸钡晶体[(CH3COO)2Ba•H2O]是一种媒染剂,易溶于水.下列有关0.1mol•L-1醋酸钡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的表示中,错误的是()
A.2c(Ba2+)=c(CH3COO-)+c(CH3COOH) |
B.c(H+)+2c(Ba2+)=c(CH3COO-)+c(OH-) |
C.c(Ba2+)>c(CH3COO-)>c(OH-)>c(H+) |
D.c(H+)=c(OH-) -c(CH3CO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