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X |
Y |
Z |
Q |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
68 |
16 |
4.4 |
3.6 |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
4 |
未测 |
48.4 |
39.6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第二次测定时Y已完全反应 B.若X为氧气,则Y发生氧化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Z与Q质量变化之比为11:9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冻三尺 | B.海水挥发 | C.死灰复燃 | D.玻璃破碎 |
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分析中(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
B.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
C.图II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D.图I中,红磷熄灭后,要立即打开弹簧夹,读数 |
下列对"热胀冷缩”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最为合理的是
A.温度升高,分子体积膨胀 |
B.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变慢 |
C.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
D.温度升高,分子分裂为更多的分子 |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