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
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饱和NaHCO3溶液可以将混在CO2气体中的HCl除去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Cl2
C.某“海水”电池的总反应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D.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铁制品作电镀池的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室温下,某浓度的醋酸溶液中n(CH3COO)=0.01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该醋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抑制醋酸的电离,溶液中c(H+)增大
B.若醋酸溶液体积为1L,则c(CH3COOH)=0.01mol/L
C.与NaOH恰好中和时,溶液中c(Na+)<c(CH3COO)
D.与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混合,溶液中c(Na+)+ c(H+)=c(CH3COO)+ c(OH)

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SCN、I、K+
B.K+、Al3+、SO42、MnO4
C.H+、NO3、Fe2+、Na+
D.Cu2+、NH4+、Br、OH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图1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B.图2是原电池装置,Fe电极为负极
C.图3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D.图4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乙酸乙酯

短周期元素X、Y、Z、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R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 Y
B.原子半径大小:Y> Z
C.X和Y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