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回答:
(1)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 。
(2)有A、B、C、D、E、F六种元素,它们均属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有以下几种:
形成的化合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
A:C=2:1 |
B:A=1:3 |
D:C=1:1 |
E:F=1:3 |
A:F=1:1 |
已知A、B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E、F同周期,D、A同主族;E与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丙是离子化合物。回答:
① F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 。
② E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③向丙物质中滴加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7分)某温度(t℃)时,水的KW=1×10-13,则该温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理由是。
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
(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
(2)若所得混合溶液pH=2,则a:b=。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0C、101KPa时,1克甲醇(CH30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能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已知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NO2作氧化剂,反应生成N2(g)和气态的水,据下列的2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N2(g)+2O2(g)= 2NO2(g) △H= +67.7kJ/mol
N2H4(g)+O2(g)=N2(g)+ 2H2O(g) △H= -534kJ/mol
试写出气态肼(N2H4)与NO2反应生成N2(g)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针对苏教版化学I第75页上“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反应转化为+2价铁的化合物,如果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如氯气、双氧水等)反应则转化为+3价的化合物”的叙述,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新制的还原性铁粉和盐酸的反应(铁过量)”。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检验反应后混合物中的二价铁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但在实验中往往又看到血红色迅速褪去,同时溶液呈黄色,其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滴加双氧水的浓度过大,或者过量,还看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2)有资料介绍“取少量反应液(含二价铁)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血红色褪去。同学对血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某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42-,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探究高铁酸钾的某种性质。
【实验1】将适量K2FeO4固体分别溶解于pH 为 4.74、7.00、11.50 的水溶液中,配得FeO42-浓度为 1.0 mmol·L-1(1 mmol·L—1 =10—3 mol·L—1)的试样,静置,考察不同初始 pH的水溶液对K2FeO4某种性质的影响,结果见图1(注:800 min后,三种溶液中高铁酸钾的浓度不再改变)。
【实验2】将适量K2FeO4溶解于pH=4.74 的水溶液中,配制成FeO42-浓度为1.0 mmol·L-1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 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考察不同温度对K2FeO4某种性质的影响,结果见图2。则
①实验1的目的是;
②实验2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高铁酸钾在水中的反应为4 FeO42-+10 H2O4 Fe(OH)3+8OH-+3 O2↑。由图1可知,800 min时,pH=11.50的溶液中高铁酸钾最终浓度比pH=4.74的溶液中高,主要原因是。
现有A、B、C、D、E五种可溶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 |
H+、Na+、Al3+、Ag+、Ba2+ |
阴离子 |
OH-、Cl-、CO32-、NO3-、SO42- |
已知:
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写出E溶液与过量的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1);△H="-a" kJ·mol-1。
请写出相同条件下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25°时C、E溶液pH=4,则E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C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倍。
(5)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一价离子(+1或—1)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